(圖/取自網路)
1936年的山東,正處於戰亂年 代,似乎離我們很遠,卻在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腦海中烙下深刻記憶。當時的他,正是我們常說的,「大時代底下的小人物」。原本應該6歲時畫下人生句點,但 那晚死神只帶走了祖父,送給馬玉山的則是在脖子留下一條大時代的傷痕。人生的際遇迫使他提早成熟、獨立,馬玉山卻從未因此喪志,更勉勵自己,「痛苦都是日 後更上層樓的養分。」
「我們小時候覺得好奇,他脖子那條淡淡的痕跡打哪兒來的?」對於女兒的好奇心,馬玉山總是模糊以對,對他而言,那是不能解的鄉愁及記憶。馬玉山說, 「戰爭影響我至深且鉅,與至親生離死別的傷痛至今仍深印我心。可是也因為戰爭的洗禮,迫使我在年紀還少的時候,就得提早長大、提早獨立,好對抗無情的命 運。」
(圖/取自網路)
馬玉山選擇與戰亂背道而馳,從他認為自己性格中帶有樂觀特質就可得知,這也是支撐他走過每一次的人生變局,「總是有種信念:就算眼下艱難一點,將來有一天總會好轉的。我始終抱持著這種希望。」也因為這樣的信念,帶著馬玉山走過創業的30餘年。
還記得黨政輪替的2000年,當年光是關廠歇業的廠商家數就高達4995家,失業率更創下歷史新高;股市更是哀鴻遍野,向來對景氣極為敏感的營建業 也瞬間崩跌,馬玉山領導的冠德從掛牌時的36元,一路下殺到僅剩5、6元;加上子公司管理失當造成人員大量流失,甚至出現盜用公物的弊端。多數人面臨這樣 的情況,多是選擇認賠殺出。
但馬玉山不一樣,他最後選擇堅持下去。「我認為只要管理得當,營造廠絕不是不能做的生意,保留下來可以是無限大,而放棄,就只是零。」
相關新聞看更多:詹宏志不藏私 帶領青年勇闖國外
【101創業大小事/整理報導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更多新聞請搜尋關鍵字:101創業大小事】